我们的故事
几十年前,在中国西部xx地方,一支年轻的科研团队正在为一种古老疾病寻找突破口——那就是痛风。
古代宫廷筵席上,王公贵族纵情享乐,却常因双足剧痛而辗转反侧——痛风,这一“帝王病”折磨了无数帝王将相。时至今日,它仍困扰着全球数以千万计的患者。
20世纪70年代开始 治疗困境逐渐凸显
伴随生存条件的改善,痛风和高尿酸血症患者开始逐步增加,逐渐引起医学界的重视。由于治疗药物的种类少且均有严重不良反应,新的有效且安全的药物研究迟缓,长期不能满足临床治疗的需要。
面对痛风的挑战,传统中医药早在千年前就已察觉并开始应对。痛风在中医中属于“痹症”中的“热痹”,其症状多与风湿、寒湿、热毒等邪气滞留体内相关。
20世纪下半叶开始,一支科研团队,在医院进行了大量的临床用药调研,研究不同中药材和中药配方的临床效果,并对其相关药材化学成分做深入分析。
来自古籍中的方剂为痛风及高尿酸血症治疗的研发带来启发
现代药理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
早在1937年,秦皮药理作用的现代研究最早由国外学者开展。医学中央杂志(日)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是秦皮药理研究的重要时期。国外的多篇论文系统研究了秦皮及其活性成分的作用机制。中国学者的药理研究则起步于60年代。
化学成分研究·始于20世纪50-60年代
1952年和1954年,国外已有学者报道了秦皮中含有香豆素类成分的线索。
1962年,杨弘远等在《化学学报》上首先报道从秦皮中分离得到一种结晶性物质,鉴定为6,7-二羟基香豆素(亦称秦皮乙素,Aesculetin)。
70年代发现首先报道了中药秦皮具有良好的促进尿酸代谢的药理活性且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上述传统本草考证和现代药学研究报道,为秦威颗粒的开发打下基础。
20世纪90年代,新中国高速发展,痛风性关节炎与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开始迅速攀升,临床急需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正式开启了秦威颗粒以注册上市为目的新药研发征程。
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华西天然药物第一个现代中药上市。
成都华西天然药物公司正式成立。公司致力于通过现代药学手段对传统中医药进行创新性研发,以获得有重大临床价值的现代中药。
秦威颗粒获得专利。
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临床试验和生产工艺及质量控制研究,证明秦威颗粒疗效显著,安全性良好,获得国家药监局1.1类新药注册证书(证书编号:2024S00380)。
秦威颗粒通过了国家医保谈判,列入医保目录,惠及更广泛的患者群体。